返回清华同衡官网首页
more

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

  • 节能视角下城市居住用地最优容积率研究
  • 我院历史名城所参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遗产记...
  • 大数据与公众参与——独克宗灾后重建规划中的微信...
  • 节能视角下城市居住用地最优容积率研究
  • 我院历史名城所参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遗产记...
  • 大数据与公众参与——独克宗灾后重建规划中的微信...
more
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
  • 同衡遗产中心新员工入职培训大起底

  • 福州三坊七巷“2015年度亚太遗产保...

  • AI赋能城乡规划设计学科引擎会议成功...

  • 喜报|我院顾问张杰教授团队负责项目“...

1234
  • 【喜报】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联合国教科文...
  • 住建部—清华同衡规划院—清控人居遗产院《中国传...
  • 清控人居遗产研究院首届“城市复兴发展论坛”在成...
  • 习近平: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——...
  •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街区学部成立暨第一次会议...
  • 【喜报】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联合国教科文...
  • 住建部—清华同衡规划院—清控人居遗产院《中国传...
  • 清控人居遗产研究院首届“城市复兴发展论坛”在成...
  • 习近平: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——...
  •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街区学部成立暨第一次会议...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/ 出版书籍 / 详细页
出版书籍

楠溪江上游古村落

作者:陈志华 李秋香 楼庆西
出版单位:河北教育出版社
出版日期:2004-08-01
简介

究竟是什么牵动学者事隔十年,重回楠溪江?

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人们喜爱上游偏僻、闭塞的小山村?

仅仅是因为它们能填补几种聚落类型?

喜爱那里田园诗和山水画般的悠远意境?

迷恋醇厚朴野的民风民俗?

还是为了纪念在林坑殉职的航拍大师?

面对一种与楠溪江中游村落大不相同的景致和文化,解读一千多年深深扎根在民族精神里的“桃花源情结”。

《楠溪江上游古村落(共2册)》是三联本的续篇,开始关注鲜为人知的上游。和中游的人文鼎盛相比,上游的古村落僻处山间,鲜见富家宅第,而更多保存了原始的韵味。不过这几年的变化也快,已在步中游的后尘,往日的面貌在一点点消逝,也许三五年后,楠溪江的古村落,就只存在于陈志华教授这样的书中了。

书籍目录

一重回楠溪江

事隔十年,重回楠溪江――错错落落的木屋像是一片仙山楼阁――写出中国农业聚落完整的谱系――更自然、更开放、更亲切,更具诗情画意的上游村落

二桃花源情结

楠溪江是树形水系――“桃花源情结”――难得一见的桃源仙境――烟火人间的艰辛和矛盾

三曲径通幽处

山高谷深,溪涧回环――到楠溪江上游去的交通一向艰难――这小小的村子,看上一眼,人心就会软下来――这儿是林坑,这儿是“秦人旧舍”

四靠山吃山

“毛竹之乡”――溪上放竹排――排工的生活――小灯笼般的果实挂满枝头――桐花烂漫,乌桕霜红――“靠山吃山”――烧“柴档”――林区的烙印

五山村初建

六老蚌含珠

七溪边孤帆

八此外空余俏楼台

九屋舍俨然

后

关于我们 | 组织结构 | 人才招聘 | 联系我们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-25层 邮编:100085 电话:010-82819000 备案序号:京ICP备 05030709号-1

顶部

微博

微信